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,使得人民群眾對優質生態環境和綠色健康生活的渴望日益迫切,這為農業綠色發展開辟了廣闊的市場前景和巨大的發展動力。今年兩會上,全國人大代表、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所長趙立欣提出,推進農業綠色低碳發展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,要以綠色發展為引領,推進我國農業高質量發展。
趙立欣說,戰略的實施對農業農村發展提出了新的挑戰和要求。智慧農業、生物育種等前沿技術的飛速發展,為農業生產方式變革提供了強大的科技支撐和創新思路,有望大幅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資源環境效益。
“但我國農業綠色發展也面臨諸多挑戰,綠色發展理念尚未深入人心,生產方式相對粗放,綠色農產品供給不足,綠色發展機制尚待完善等問題依然突出。”趙立欣說。
為了進一步推進農業綠色發展,她建議從多個方面著手。
一是堅持種養循環,推動農業生產方式綠色轉型。優化種植業和養殖業的布局和結構,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和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,降低農業面源污染,提升農業生產效率和產品品質。
二是強化綠色供給,全鏈條構建綠色產業體系。從生產源頭抓起,推進農產品的標準化、綠色化生產,加強質量安全監管,同時建立健全綠色流通體系,提高農產品的流通效率和市場競爭力,培育更多的綠色精品品牌。
三是加強生態保育,實施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。通過建立健全耕地輪作休耕制度、實施污染耕地治理工程等措施,加強森林草原生態保護修復,推進荒漠化、石漠化、水土流失等綜合治理工程,確保生態系統的健康和穩定。
四是深化改革創新,強化制度與科技雙輪驅動。加強綠色科技的基礎研究和關鍵技術攻關,推進技術的集成創新和應用示范,完善農業資源環境保護的政策體系和市場機制,建立健全農業生態補償機制和市場價格投入機制,促進農業生態產品價值的實現和增值。